首页

伊莎女S论坛

时间:2025-05-30 06:00:25 作者:两岸人士:岛内政治操弄无法撼动中华文化根基 浏览量:78148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朱贺 李雪峰)“文化岂是说‘去’就‘去’的?端午节临近,两岸同胞都要吃粽子,大陆有‘甜咸党’之争,台湾有南北粽之分,虽有差别但大同而小异,这正源于我们有共同的饮食传统,共同的文化寄托。”

  28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,大陆文化学者蒙曼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。近年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“去中国化”,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连结,而参加本次峰会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,从语言文字到饮食习俗再到宗教信仰,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,这一文化根基非政治操弄可动摇。

  蒙曼说,两岸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,如今外部挑战纷起,两岸更应携手应对。历史经验表明,最能团结人、引领人、安慰人的就是中华文化,“它是两岸独特的基因,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并非有些人说消除就能消除的”。

 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杨渡认为,文化从来不是两岸间的阻碍,短期内,一些政客似乎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采取阻挠手段,但长远来看,文化力量很难为政治左右。

  他举例道,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,宝岛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遭遇文化断层,但无数民众在光复之日表示“重拾尊严”,感慨“终于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”;又如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交流前隔绝数十年,但往来之门一旦打开,民众就自发返乡寻根、祭拜祖先;再如当下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推广的所谓“本土文化”,其实都是根植于中原的河洛文化,核心仍属中华文化。

  杨渡说,中华文化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,具有如此丰厚的生命力,难以被短暂的政治因素所撼动。

  “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和养分,是两岸交流最有力的桥梁和工具。”峰会期间举行的文学论坛上,台湾诗人陈义芝如是发言。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也表示,透过写作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跨越两岸、恒久绵长。

 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,祝勇近年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展开创作,越发感到两岸故宫互为补充,缺一不可。他认为,两岸故宫收藏的历代文物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有力见证,都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经历,宣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

  从台湾端午粽子的南北之争,到台北街头汉服青年的衣袂飘飘……在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看来,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存续更在于其现代化传承。他说,传统文化在台湾始终存在,目前只是囿于某些因素未得到大力推广。

  作为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,方文山致力于传播汉服文化已有12年,他欣慰地看到穿汉服已成两岸文化风气。“汉服没有门槛,年轻群体穿起来不会感到突兀,这源于两岸同胞自发的文化亲近感。”他认为,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“入圈”,可以帮助其在了解汉服的文化旅程中,进一步把握文化归属感、民族认同感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年湖南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逾100项

“荣耀一定背着看不见的重量。从没有轻松的梦想,也没有不曾困惑的方向……”杭州亚运会的主题曲《登场》,为每一名参赛运动员打气,何尝不是33年间中国人在体育赛场的缩影;“你高举着徽章,宣告着未来登场”,何尝不是中国体育向着荣誉奔跑的再一次宣言;“我们能赢,不管前路还有多少硬仗”,这份自信和从容,来自日复一日的锤炼与付出,何尝不是来自33年时间跨度中沉淀的心得、积累的远见。

香港各界人士:“一签多行”新措施将吸引更多游客访港

“接下来,针对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,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措施,加强巡查、宣传、防治的协同作用,全面筛查潜在风险,严厉打击违法行为,确保市民游客吃得舒心玩得开心。”中山东路派出所所长康建东说。

【第七届进博会】用一个中国结,能和外国友商交换到什么?

沱沱河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,在可可西里以南。它从格拉丹东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,由冰川融水汇成溪流一路而下,汇聚众多河流后形成了河道开阔、水流交织的沱沱河,也被称为长江源头,这里河流纵横、湖泊星罗棋布,大小河湖有200多个,生态地位极其重要。(孙睿 吐旦旦巴 制作 刘映含)

“碳”路先行|生态优先 山西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

宜昌市政协副主席饶玉梅表示,三峡大坝青年集体婚礼是深化婚俗改革的生动实践,也是满足青年需求的惠青活动,希望新人往后余生守望相助、风雨同舟,让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,引领青年弘扬文明婚恋新风尚。(完)

中外大力士齐聚重庆梁平 上演力气大比拼

高县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甘明华、煤矿股股长周宽等7名监管人员因监管不力,被事故调查组建议移交宜宾市纪委监委进行追责问责和审查调查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